【以案说险】保险违约的后果

2022-10-21

典型案例 

丁某某因资金周转需要,于2019年10月在我司办理个人信用贷款保证保险,保险期间36个月,合同约定丁某某按月偿还银行本息的同时缴纳保费。由于受不法中介诱导,丁某某认为通过保证保险办理的贷款可以不用还,于2020年4月开始停止还款和缴纳保费,经我司多次沟通无果,于2020年9月发生理赔。我司在赔付银行本息后,获得代位追偿权,后以丁某某拒不履行已经生效的合同为由将其诉至法院。经法院判决后,丁某某仍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我司遂申请对其强制执行,在法律的强大威严下,丁某某最终偿还了所欠款项。 

案情分析 

1. 丁某某法律意识淡薄,未意识到违约后果,甚至拒不履行法院判决。 

2、不法中介诱导客户违约,企图获取不当利益。 

法律解读 

1.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 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及以上舱位;……(三)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五)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六)旅游、度假;(七)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八)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九)乘坐G字头动车组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风险提示 

1. 客户违约后征信记录会显示“逾期”及“机构代偿”等不良记录,将影响其融投资、保险、就业等生活的许多方面。 

2. 客户违约后被诉诸法律及至强制执行,除需履行所欠款项部分,还需额外承担诉讼及执行费用。 

3. 若因违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即俗称的“老赖”,则将极大地影响今后的生活。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7017639号-1
  • APP下载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服务号
  •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