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识别二维码诈骗的风险提示

2023-03-16

随着二维码的普及,扫描二维码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日常付款、添加好友、获取文字或网址等均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来实现,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这一点,通过诱骗受害人识别二维码的方式实行诈骗手段。

陷阱一:欺骗有公信力的人员,诱导群发二维码。目前社区群、班级群都有网格员、班主任等较有公信力的群成员,不法分子先行对这部分人员“下手”,由其代为转发经过伪装的二维码,因群成员对转发人较为信任,放松了对转发内容的警惕,一旦扫描就会让非法分子有机可乘。

陷阱二:冒充网店客服,引导有购物记录的客户扫码实行诈骗。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购物信息,通过准确的购物信息来获取受害人信任,以解除绑定、解除操作失误或其他原因来诱导受害人识别二维码,骗取个人信息,并通过进一步的引导骗取受害人资金。

针对以上二维码诈骗行为,提醒广大消费者:

提示一:慎重识别群发的二维码。针对社区群、班级群、QQ群或其他公共大群内转发的二维码,不论发件人是谁,都要谨慎对待,二维码识别后一旦发现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如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马上停止操作,并将情况反映到群里,及时提醒群成员,避免造成信息泄露或资金受损。

提示二:手机安装注册金钟罩防诈骗小程序和国家反诈中心APP。“金钟罩”是警方推广的一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小程序,以“终结诈骗服务号”为依托,实现管理端、民警端、居民端三端同步,依据后台大数据,对注册者及其添加的家人实时进行精准的防诈骗保护。

提示三:学习反诈知识,提升防诈意识。日常生活中或上网过程中,可有意识的对目前流行的诈骗手段和案例进行学习,提升自身防诈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7017639号-1
  • APP下载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服务号
  •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