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财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优秀案例出炉

2025-03-13

为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公司和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全面提升金融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金融素养,人保财险全面开展2025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主题教育宣传,首推“十大优秀消保案例展播活动,旨在聚焦系统消保成效和有益实践,挖掘优秀消保服务样本,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全方位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能力和水平。

案例1.消保先锋-引领乡村振兴新征程

浙江分公司与绍兴柯桥兴华村携手,共同打造行业首个“金融宣传服务示范村”和“党建联建单位”,深耕金融支农惠农阵地,为广大农村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双方通过定期联办主题党日活动,派遣党员志愿者深入乡村,加强与农科院等专业团队联动合作,推动金融政策宣讲和知识普及,开展实地调研,提供技术援助与品种研发,推出更多林下种植产品相关特色保险方案,切实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和有效性。此举不仅推动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金融服务的有机结合,也为探索“村企合作”新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新台阶 。    

案例2:消保驿站-创新服务“零距离”

河北分公司积极探索“消保+社区”新模式,创新构建社区金融消保驿站,通过与社区街道、派出所、学校等单位开展联合共建,打造金融教育新阵地。

消保驿站的设立,大幅缩短了服务距离,加快了响应速度,通过播放教育类、警示类视频,设置公众教育区和咨询台,摆放宣传折页等形式,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沉浸式”金融教育?,辐射附近居民 5000 余人。这一模式显著提升了消费者保险意识与满意度,社区调研显示超90%受访者认为消保驿站有效解决了金融知识盲区,赢得了社区广泛好评。

案例3:消费者权益保护卡-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内蒙古分公司结合总公司设计制作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卡,结合当地蒙古族群众众多,语言使用习惯多元的特点,创新推出蒙汉双语消费者权益保护卡。

“消保全面普及金融消费者八项权益,清晰披露公司产品信息、保单信息、理赔报案及救援渠道、投诉热线及维权渠道,消费者无论在承保、展业、理赔业务环节,还是线下各教育宣传场景能随时派上用场,引导消费者通过合理、有效方式保障自身金融权益,防范不法中介、不法行为的侵害,切实为消费者畅通道、解难题、守权益。

案例4:一号窗口-开创消费者权益护航直通车

江苏分公司在保险行业协会的指导下打造“ 一号窗口”平台,旨在实现特定高风险高赔付车型交强险应保尽保。目前,南京、无锡、徐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等分公司已成功设立“一号窗口”,为广大车主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保险服务。

“一号窗口”通过行业联保的方式,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为了方便群众投保,“ 一号窗口”不仅设立了线下服务网点,还开通了线上承保入口,群众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或前往线下网点进行投保,切实解决保险消费者“急难愁盼”问题。

案例5.数智消保-开启投诉处理“加速度”

福建分公司利用科学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创新开发了《客户投诉预警分析系统》,当消费者向公司发起承保或理赔服务需求时,该系统依托智能预警与跟踪机制,根据关键字段匹配大数据,生成预警信息,及时通知相关服务结点工作人员,实现从诉后整改到诉前预警的模式转变。

该系统通过多渠道来源获取数据,自动核查检查数据的重复性、处理异常值,核实数据字段之间的关系等,确保每一份数据都准确可靠,并建立数据实时更新机制,使大数据分析的基础更加扎实。同时,系统具备强大的分析统计功能,支持全流程信息查询、归类汇总与维护管理。有效的助力公司改善客户服务体系、提高客户体验感,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案例6.消保为民-开启生命救援“绿色通道”

2024年8月,彭先生将一面写着“真心诚意暖人心,为民服务办实事”的锦旗送到江西吉安救助基金受理点,向我公司主动协助办理道路救助基金申请手续并垫付金额18.9万元的服务表示感谢。

江西分公司作为江西省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的受托管理机构,深入践行政治性和人民性,通过在公众号播放救助基金宣传片、公示救助基金受理网点及服务热线,网点投放服务手册等方式,积极普及救助基金作用及申请流程,获得公众信任。同时,公司利用网点覆盖点多面广的优势,在全省设置103个救助基金受理点,警医保多方联动,开展“一站式”服务,有效提升事故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救助基金自2023年成立以来,累计垫付医疗及丧葬费用5037万元,救助交通事故中受害人1197人,为降低交通事故致死、致残、致贫,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案例7.情“暖”银发-打造适老化服务示范网点

青岛分公司旗舰店聚焦老年群体“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打造“保险+服务+科技”三位一体的适老型金融服务体系,在健康风险管理、智能技术适老化改造等领域持续发力,倾力打造适老化服务示范网点。

示范网点作为老年群体产健寿融合型服务平台,通过设立绿色通道、开发适老化智能终端简化业务办理流程配置健康检测体检仪,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加贴心、便捷、舒适的金融服务体验;设立青岛行业首家“文化博物馆”,通过“请进来”方式邀请老年客户走进“博物馆”,开展红色金融史沉浸式教育宣传活动,自开以来,向老年人群体开展现场活动约70期,触及老年人群体约1200人/次。

案例8.倾“心”守护-筑牢残障群体金融权益保护网

广东分公司以残障群体需求为核心,构建起“保险保障+教育支持+生活关怀”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充分保障残障人士金融消费合法权益。

通过系统升级营业网点无障碍通道、设置专属服务窗口,配备助听器等12项便民设施,创新推出盲文服务指南,同步优化线上平台“关爱模式”及AI语音播报功能,实现服务触达“零障碍”。聚焦风险保障,响应政府部门需求大力推出“残疾人人身意外综合保险”,提供灵活普惠的风险保障方案,减轻特殊家庭经济负担。深化教育赋能,携手残联与社区开展残疾人消防安全演练、居家无障碍改造等18项特色增值服务活动,惠及超千户家庭,依托“广东人保财险”公众号推送特殊群体风险案例解析,帮助残障人士不断提高金融知识水平。

案例9.向“新”而行-赋能新市民实现美好生活

作为“新市民之都”的深圳拥有庞大的新市民群体,深圳市分公司在监管机构部署下,创建“青骑兵”志愿服务队,围绕新市民群体关切的保险投保、保险理赔、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通过“面对面”“手把手”将金融服务送到新市民身边。

同时,还成立了“新市民专项工作小组”,以外卖骑手为代表的新市民群体为例,截至2024年,深圳分公司已为超354.92万骑手提供风险保障,实现互联网技术与外卖平台系统对接,90%以上案件采用线上查勘定损赔付,通过小额案件简化流程、重大案件开通绿色通道,高效解决骑手投保、理赔难题,切实提升新市民保险可得性与获得感。

案例10.消保“无界”-满足外籍来华人员多样化需求

2024年9月13日16:26:04,浙江客户阿里致电公司95518北方中心外语组进行报案。阿里是一位外国友人,在骑行摩托车时与非机动车发生碰撞,导致第三者人伤。由于语言沟通和案件细节理解的复杂性,公司客服人员迅速添加了阿里的微信,通过文字与图片的方式详细了解案情,并特别标注了阿里的外国客户身份,第一时间将案件转交出险地相关部门处理,最终顺利结案。

95518北方中心服务热线自2024年3月起设置英语服务坐席,共受理外籍来华人员报案及咨询类话务43笔,均成功受理并及时转办处理。截止目前,公司完成所有业务系统功能改造和验证上线,支持外籍来华人员在线上、线下通过永居证顺畅办理业务,通过优化自助语音菜单,完善外语服务选项,提供一键呼叫人工服务等举措,为外籍来华人员提供优质、暖心的保险服务体验。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人保财险对金融消费者的郑重承诺。公司将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保险需求,不断增强消保服务的多样性、普惠性、可及性,持续夯实“大消保”工作格局,以新思维、新面貌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奋力书写消费者权益保护新答卷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7017639号-1
  • APP下载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服务号
  • 官方抖音